NY∕T 3005-2016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(农业)
ID: |
255FFAA2E9244825A6EADCA2D403EB49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6 |
页数: |
8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6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 T 3005一2016,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,木薯细菌性枯萎病,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pest of tropical cropCassava,bacterial blight,2016-11 - 01 发布2017 -04-0↑实施,Lg;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刚吕,本标准按照GB/ T 1. 1-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,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 黄贵修、刘先宝、李超萍、时涛、蔡吉苗、李博勋、陈奕鹏,NY/T 3005一2016,I,NY/ T 3005-2016,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木薯细菌性枯萎病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发生在木薯(Manihot escuLe71ta Crantz) 上细菌性枯萎病监测的术语和定义、监测网,点建设与管理、症状识别与病情统计、监测方盗~监L蓝保存,本标准适用于木薯细菌性枯萎,2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,2.1,木薯细菌性,由地毯草黄,ter蝞 et al. ] 侵,2. 2,2. 3,2. 4,3,监测,通过一,立地条,影响植,种植单,以木薯作,3. 1 监测网点,3. 1. 1 监测范,3. 1. 2 监测点所,4,is (Bondar) Vau-,3. 1 . 3 以大叫植f*~对象气髓如1为留疆军挥直叫.205 等细菌性枯萎病感病,品种,3. 1.4 利用木薯有害生物监测点及,3. 2 监测点要求,3. 2. 1 固定监测点,在代表性木薯种植区内,根据种植单位的立地条件、监测品种、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史和种植规,模等环境条件选择固定监测点。每个监测点面积为O . 67 hm2 ~1 hm2 ,3. 2. 2 随机监测点,在固定监测点所属木薯种植单位, 根据立地条件和监测品种随机抽取2 个木薯种植区域作为随机,监测点,每个监测点面积为O. 33 hm2 ~O . 67 hm2 ,3. 2. 3 监测点任务与维护,NY/ T 3005-2016,每个监测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 名,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、汇总和定期逐级上报。若固定监测点内,的木薯园改种其他作物,及时设置新的固定监测点,4 症状识别与病情统计,4. 1 症状识别与病情分级,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田间症状识别参见附录A ,病情分级标准见表1 ,表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,级别病情描述,O 日1- 因无病斑,111- 片出现水渍状病斑, 病斑(或凋萎)面积占Il j-面积的< 1 / 1 6,3 1 / 1 6<病斑(或凋萎)面积占叶面积< 1/8,b 1 / 8<病斑(或饲萎)面积占叶面积<1/4,7 1 /4<病斑( 或调萎)面积占叶丽积<1/ 2,9 病斑(或阅萎)面积占叶面积>1/2,4. 2 发病率,发病率CR) 用式(1)计算,式中:,R 一一发病率,单位为百分率( % ) ;,Pj 一一发病株数,单位为株;,P 调查总株数,单位为株,4. 3 病情指数,病情指数(D[) 用式(2) 计算,R=2×100(l),>: CT X R),DI = <-..J _ X 100 ……… … …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(2),S X 9,式中:,T 各病级叶片数;,R 一一相应病级级值;,S 一一调查的总叶片数;,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-位,5 监测方法,5. 1 固定监测点监测,5. 1. 1 监测频次与内容,木薯种植后整个生育期均进行观察。植后至每年5 月, 每月观察1 次; 6 月至收获期每1 0 d 观察1,次。发生台风雨后,调整监测频次为每5 d 观察l 次,连续观察3 次。内容包括木薯生育期、病情及气,象数据的收集,5. 1. 2 监测方法,病情信息数据收集按5 点取样法进行,每点选3 株,确定1 5 株观察植株,逐一编号。每个植株按,上、中、下各选择5 张叶片,共15 张,用肉眼观察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生情况,估算病斑(或凋萎)面积占叶,片面积的比值,统计发病率、平均病情指数和落叶情况。原始数据按表B.1~表B. 3 填写,NY / T 3005-2016,5. 2 随机监测点监测,5.2. 1 监测频次与内容,木薯种植后整个生育期均进行观察,每月观察1 次。观察内容包括木薯生育期、病害程度及气象数,据的收集。原始数据按表B. 1~表B. 3 填写,5. 2. 2 监测方法,方法同5. 1. 2 ,5. 3 普查,5.3. 1 普查频次与内容,以监测点以外的木薯种植区作为对象,每个调查点面积为O . 67 hm2 ~ 1 hm2 ,在木薯苗期和生长中,后期分别调查1 次; 内容包括发病率、病情指数、落叶情况、发生面积、品种、木薯生育期、施用药剂、剂量,及时间和立地条件。原始数据按表B. 4 和表B. 5 填写,5. 3. 2 普查方法,方法同5. 1. 2 ,6 监测数据保存,监测信息数据做好保存,保存期10 年以上,3,NY/ T 3005-2016,附录A,(资料性附录),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田间症状识别,细菌性枯萎病在木薯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。病原菌主要危害木薯的叶片和茎杆,首先危害完全展,开的叶片, 然后逐渐扩散。叶片受侵染后,最初出现水渍状、暗绿色的角形病斑,随后扩大或汇合。天气,干燥时病斑不再扩展,变为褐色或黄褐色, 条件适宜时,病斑可进一步水渍状扩展[ 图A. 1a) 、b) 、C) J ……
……